农业部印发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农办机(2013)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机(农业、农牧)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其他有关单位:

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我部编制了《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予印发。

请各地在《意见》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技术内容,完善本地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做好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农业部办公厅

2013年11月4日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针对我国水稻主产区生产特点制定,旨在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倡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的种植方式。积温、光照、种植品种等生态与生产条件能够满足水稻直播要求的地区,可发展机械化精量直播,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同时采用相应的整地、除草、齐苗、抗倒伏等技术措施,有效防范直播稻的风险。各地应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生产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促进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一、整地准备

 

    水稻机插前耕整地质量要求做到“平整、洁净、细碎、沉实”。耕整深度均匀一致,田块平整,地表高低落差不大于3cm;田面洁净,无残茬、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等;土层下碎上糊,上烂下实;田面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实而不板结,机械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

 

    北方稻区稻田耕作采用翻地和旋耕相结合的耕作方法,提倡采用大型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圆盘犁进行秋翻耕,耕翻深度2025cm。春季整地采用旋耕机进行旱耕或湿润耕作,旋耕深度1416cm,要求深浅一致。耕作与秸秆还田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插前放水泡田,旋耕整地,采用平地打浆机、水田耙等耙地机具平整田面。稻田打浆整平后需沉淀,一般沙壤土沉淀0.51天,粘土沉淀23天,部分泥浆田需沉淀35天左右。机插时泥脚深度小于30cm,田面水层保持23cm

 

    南方稻区有条件的应实行冬翻田,冬翻田应旱耕或湿润耕作,提倡秸秆还田,采用翻耕或旋耕,犁耕耕深1822cm,旋耕深度1216cm。移栽前1周左右整田,提倡旱耕或湿润旋耕,犁耕深度1218cm,旋耕深度1015cm,达到秸秆还田、埋茬覆盖。之后,采用水田耙或平地打浆机平整田面,沉田后达到机插前耕整地质量要求。丘陵山区可采用小型拖拉机匹配相应的旋耕机或犁整田。南方麦(油)稻及双季晚稻等一年多熟制地区由于季节紧张,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整地,在泥脚较深的稻田,提倡用橡胶履带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反转旋耕灭茬机、平地打浆机等机具进行整地作业,做到田面平整,泥浆沉实后及时机插。

 

    翻耕或旋耕应结合施用有机肥及其他基肥,使肥料翻埋入土,或与土层混合。

 

    二、播种育秧

 

    (一)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种植季节、生产模式等选择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稳产、发芽率和分蘖力较强的适于机插的水稻品种,要根据前后作物茬口选择确保能安全抽穗的水稻品种。南方双季稻区应考虑双季早稻与晚稻品种生育期合理搭配,实现双季机插高产。

 

    (二)育秧模式

 

    各稻区根据生产状况选择适宜的机插育秧模式和规模,尽可能集中育秧。北方稻区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工厂化育秧或大棚旱地育秧,也可采用中棚旱地育秧。南方稻区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工厂化育秧或大棚旱育秧,也可以采用稻田旱育秧或田间泥浆育秧;早稻需要保温育秧,晚稻育秧需要遮阳防雨(以防高温高湿秧苗徒长),提高成秧率,培育壮秧。

 

    (三)苗床准备

 

    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做秧田(或大棚苗床)。按照秧田与大田1:80120的比例备足秧田。选用适宜本地区及栽插季节的水稻育秧基质或床土育秧,育秧基质和旱育秧床土要求调酸、培肥和清毒,南方早稻和北方单季稻育秧土要求pH值在4.56.0,不超过6.5;南方单季稻或晚稻育秧床土的pH值可适当提高至5.57。有条件地区提倡育秧基质育秧。

 

    (四)适期播种

 

    水稻种子发芽率要求达90%以上,播种前做好晒种、脱芒、选种、药剂浸种和催芽等处理工作。根据水稻机插时间确定适期播种,北方稻区一般4月上中旬,机插秧秧龄3035天。南方早稻选择冷空气结束气温变暖时播种,秧龄2530天;单季稻一般5月中下旬至6月初播种,秧龄1520天;连作晚稻根据早稻收获期及种植方式确定播期,秧龄1520天。提倡用浸种催芽机集中浸种催芽,根据机械设备和种子发芽要求设置好温度等各项指标,催芽做到“快、齐、匀、壮”。

 

    育秧尽可能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可选用育秧播种流水线或轨道式精量播种机械;南方稻区田间泥浆育秧采用田间精密播种器播种。有条件地区提倡流水线播种,直接完成装土、洒水(包括消毒、施肥)、精密播种、覆盖表土。根据插秧机栽插行距选择相应规格秧盘。提倡使用钵形毯状秧盘,实现钵苗机插。秧盘播种洒水须达到秧盘的底土湿润,且表面无积水,盘底无滴水,播种覆土后能湿透床土。播前做好机械调试,确定适宜种子播种量、底土量和覆土量,秧盘底土厚度一般2.22.5cm,覆土厚度0.30.6cm,要求覆土均匀、不露籽。

 

    播种量根据品种类型、季节和秧盘规格确定。北方稻区常规粳稻播种量标准,宽行(30cm行距)秧盘一般110130/盘,每亩3540盘;南方双季常规稻播种量标准,宽行(30cm行距)秧盘一般100120/盘,每亩30盘左右;杂交稻可根据品种生长特性适当减少播种量;南方单季杂交稻宽行(30cm行距)秧盘播种量70100/盘。窄行(25cm行距)秧盘按宽行(30cm行距)秧盘的面积作相应的减量调整。播种要求准确、均匀、不重不漏。

 

    (五)秧苗管理

 

    水分管理要保证实现旱育,根据育秧方式做好苗期管理。北方稻区出苗期管理重点是控温,棚内温度超过32时,即打开大棚两头开始通风,下午45时关闭通风口;出苗后棚温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过28,最低不低于10,注意及时通风炼苗。南方稻区早稻播种后即覆膜保温育秧,并保持秧板湿润;根据气温变化掌握揭膜通风时间和揭膜程度,适时(一般二叶一心开始)揭膜炼壮苗;膜内温度保持在1535之间,防止烂秧和烧苗。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尤其是立枯病和恶苗病的防治。单季稻或连作晚稻播种后,搭建拱棚覆盖遮阳网或无纺布遮阳、防暴雨和雀害。出苗后及时揭遮阳网或无纺布,秧苗见绿后根据机插秧龄和品种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生长,一般用300ppm多效唑溶液每亩配水30kg均匀喷施。移栽前34天,天晴灌半沟水蹲苗,或放水炼苗。移栽前对秧苗喷施一次对口农药,做到带药栽插,以便有效控制大田活棵返青期的病虫害。提倡秧盘苗期施用颗粒杀虫剂,实现带药下田。

 

    (六)秧苗要求

 

    适宜机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秧根盘结不散。一般北方稻区单季稻叶龄3.13.5叶,苗高1218cm,秧龄3035天;南方稻区早稻叶龄3.13.5叶,苗高1218cm,秧龄2530天;单季稻和晚稻叶龄3.04.0叶,苗高1220cm,秧龄1520天。

 

    三、机械插秧

 

    (一)秧苗准备

 

    根据机插时间和进度安排起秧时间,要求随运随栽。秧盘起秧时,先拉断穿过盘底渗水孔的少量根系,连盘带秧一并提起,再平放,然后小心卷苗脱盘,提倡采用秧苗托盘及运秧架运秧。秧苗运至田头时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避免运送过程中挤、压伤秧苗、秧块变形及折断秧苗。运到田间的待插秧苗,严防烈日照晒伤苗,应采取遮荫措施防止秧苗失水枯萎。

 

    (二)机械准备

 

    插秧前应先检查调试插秧机,调整插秧机的栽插株距、取秧量、深度,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并进行510分钟的空运转,要求插秧机各运行部件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装秧苗前须将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避免漏插。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秧箱面板,使秧块下滑顺畅。

 

    (三)机插要求

 

    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秧盘选择适宜类型的插秧机,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采用高速插秧机作业,提高工效和栽插质量。单季稻以常规行距(30cm)插秧机为主,双季稻提倡采用窄行(25cm)插秧机。机插要求插苗均匀,深浅一致,一般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插秧深度在12cm,以浅栽为宜,提高低节位分蘖。

 

    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插秧机选择适宜种植密度。北方稻区常规粳稻,30cm行距插秧机株距为1114cm,密度1.62.0万穴/亩;25cm窄行插秧机密度为1.92.2万穴/亩;适时调节取秧量,每穴插栽46株秧苗。南方稻区单季杂交稻机插行距30cm,株距1720cm,每穴23株,每亩1.11.3万穴;单季常规稻株距1116cm,每穴35株,每亩1.41.9万穴。南方双季稻区机插提倡用窄行插秧机,常规稻株距1216cm,每穴35株,种植密度1.72.2万穴/亩;杂交稻株距1417cm,每穴23株,种植密度1.62.0万穴/亩。南方稻区超级稻机插每穴12株。

 

    四、田间管理

 

    (一)合理施肥

 

    根据水稻目标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结合配方施肥要求,合理制定施肥量,培育高产群体。提倡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各稻区施肥量根据本地区土壤肥力状况、目标产量和品种类型确定(参考施肥量见表1)。一般有机肥料和磷肥用作基肥,在整地前可采用机械撒肥机等施肥机具施入,经耕(旋)耙施入土中。钾肥按基肥和穗肥各50%施用;氮肥按基肥50%、分蘖肥30%、穗肥20%比例施用,南方粳稻穗肥比例可提高到40%50%

 

 

1 不同稻区水稻高产栽培需肥量(公斤/亩)

 

 

季节类型

纯氮

N

磷肥

P2O5

钾肥

K2O

长江中下游

稻区

早稻

10.011.0

4.04.5

7.07.5

晚稻

10.012.0

4.04.5

7.07.5

单季籼稻

15.018.0

5.06.0

9.010.0

单季粳稻

17.020.0

5.06.0

9.010.0

西南稻区

单季稻

12.014.0

4.05.0

6.09.0

华南稻区

早稻

9.010.0

2.73.0

7.08.0

晚稻

11.012.0

3.03.5

8.09.0

东北稻区

寒地粳稻

8.012.0

6.07.5

3.56.5

 

    (二)水分管理

 

    采用浅湿干灌溉模式。机插后活棵返青期一般保持13cm浅水,秸秆还田田块在栽后2个叶龄期内应有23次露田,以利还田秸秆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释放;之后结合施分蘖肥建立23cm浅水层。全田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左右时,采用稻田开沟机开沟,及时排水搁田;通过多次轻搁,使土壤沉实不陷脚,叶片挺起,叶色显黄。拔节后浅水层间歇灌溉,促进根系生长,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和株高,使株型挺拔、抗倒,改善受光姿态。开花结实期采用浅湿灌溉,保持植株较多的活根数及绿叶数,植株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与粒重。

 

    (三)病虫草害防治

 

    草害防治:在机插前1周内结合整地,施除草剂一次性封闭灭草,施药后保水34天。机插后1周内根据杂草种类结合施肥施除草剂,施药时水层35cm,保水34天;有条件的地区在机插后2周采用机械中耕除草,除草时要求保持水层35cm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测报,对症下药,控制病虫害发生。提倡高效、低毒和精准施药,减少污染。北方有条件水稻产区建议飞机航化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辅以大型喷杆式植保机械。南方稻区采用车载式、担架式及喷杆式植保机械装备。

 

    五、适时收获

 

    (一)收获时间

 

    当水稻多数稻穗变黄,粳稻95%以上籽粒转黄,籼稻90%以上籽粒转黄时即可进行机械收获,防止割青。根据不同地块选择合适的收获机械,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割。联合收获应在露水基本消失后作业;分段收获应在完熟前45天收割,适时脱粒。

 

    (二)机具准备

 

    建议选用带茎秆切碎和抛洒装置的收获机作业,便于秸秆还田和埋茬。作业前要检查调试机械,对收获机具进行检查、调整和保养,保证机械技术状态良好。同时,做好清除田间异物、根据收割方式开出作业前收割道等准备工作。

 

    (三)技术要求

 

   北方稻区水稻在霜前可以用全喂入或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械联合收获,或采用机械割晒、机械脱粒等分段收获。留茬高度不超过1020cm。当稻谷水分降至16%左右时,提倡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要求收获脱粒干净。

 

    南方稻区水稻提倡用带茎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入收割机或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留茬高度不超过10cm

 

    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总损失率≤3%,破碎率≤2%;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总损失率≤2.5%,破碎率≤0.5%;割晒机收割的水稻要求铺放整齐、位置正确、无漏割,损失率<1%;脱粒机脱净率>99%,破碎率<1%;脱扬机清洁率>98%

 

    稻谷收获后应及时用谷物烘干机烘干或晾晒至标准含水量(籼稻13.5%,粳稻14.5%),谷物烘干机根据生产规模配置。

 

 

文章分类:新闻-热点新闻 发表时间:2013-12-06 21:03:39 浏览次数:2130